近期,读了毛泽东同志《实践论》《矛盾论》,感悟颇深,受益匪浅。它以创造性的理论意识和思想智慧,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明确提出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秉持矛盾法则、矛盾辩证法、矛盾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该理论犹如灯塔引领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胜利奠定光辉的思想基础。
实践出真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嘉兴南湖红船上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应运而生,经历抛头颅、洒热血枪林弹雨的烽火岁月,中国革命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发展进程中,克服了大革命末期的右的错误和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错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联系起来,不机械照搬俄国革命“先城市后农村”解放路线,开辟了适合我国实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知行循法则。毛泽东同志提出事物的矛盾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也叫对立统一法则,明确内因是导致事物变化的重要作用,外因则是条件;事物之间的矛盾存在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三个特征。譬如,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撰写《矛盾论》中提出了“差异就是矛盾”的著名论断;阐述苏联的社会条件下也有差异,它们的差异就是矛盾,仅仅不会激化成为对抗……并在由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发展进程中逐渐地解决这个矛盾。翻开历史,苏联在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后,斯大林就不再承认苏联社会存在着矛盾。纵观历史,将毛泽东的观点和斯大林的看法做一番比较,我们更能看出毛泽东关于运用矛盾法则和矛盾普遍性思想的深邃之所在。
发展要创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经历十年成长期,工投集团秉持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引领高新产业、推动产业转型、服务企业发展、重大项目投资”四大职能,从“生根”到“深耕”,从“融合”到“深度融合”,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产业层次加快迈进,围绕产业投资、产业园区、产业金融、能源产业“一核三极”重心,积极拓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巩固传统的“农业、盐业、养殖业”大健康特色产品拓展,使未来产品向“三新一大”产业布局靠拢。市能源集团组建运营,灌西高标准农田、工厂化养殖等延链扩链项目开工建设,“淮盐技艺非遗工坊”被评为江苏省非遗项目,困扰职工多年的集资建房办证和上市交易、企业年金等民生实事得到解决……,积蓄起“工投创造”,为企业高质高效发展赋予强大动能。同时,各级子公司敢于担当,在工投集团的战略指引下,加强自身管理和扩大造血功能,注重各业创新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企业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为推进工投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梁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