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附近100米100块钱4小时_800元快餐不限次的地方_300上门4个小时电话多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田盛楠:于历史中回望,向烟火处奔赴——《南京照相馆》有感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量:


被摔死的婴儿,血流成河的尸体,火光冲天的城池,日本人灭绝人寰的笑声和南京城里悲怆绝望的呐喊......让“城门城门几张高,三十六丈高......鸡鸣寺的鸡不鸣,莫愁湖的愁更愁”,这句民谣一直萦绕在脑海中。

看完《南京照相馆》这部影片已经有十来天了,可是每每刷到有关这部电影的片段,内心依然很澎湃,眼泪依然止不住。在我印象里,南京是一座很沉重的城市,为何用“沉重”二字形容,大抵是因为他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悲怆的文化底蕴,流不尽的眼泪、尸骨累累的万人坑、千疮百孔的城墙都诉说着1937年那个绝望的南京。影片里,邮差阿昌、照相馆老金、小演员毓秀、警察宋存义等原本毫无交集的人,因为日军的侵略,躲进了吉祥照相馆这个小小的避难所。他们本只想在这场浩劫里保住性命,可当冲印出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时,他们的命运被改写,从苟且求生的普通人,变成了坚守正义、守护真相的勇士。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老金,这个带着市井气的照相馆老 板,有着南京人的热辣和朴实。在暗无天日还仅存着一丝生机的渺茫希望里,他用照相馆的幕布和所有人幻想一起走遍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愿景,从北京故宫到杭州西湖,从武汉黄鹤楼到万里长城。他和大家一起念着“大好河山,寸土不让”,那一刻,家国情愫在狭小昏暗的空间里熊熊燃烧。尽管身处绝境,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侵略者的愤恨,让他们挺直了脊梁。

老金是带着所有人生的希望而慷慨赴死的,相比邮差阿昌在影片最后那句“我们不是朋友”的经典台词,我更爱老金在日本人刀枪下爆的粗口,这才是血脉觉醒的中国人,不必伪装,有仇要报,有恨要骂。日本人最初看似“尚存良知”,可随着屠杀的推进,伪装层层剥落,他们的伪善、凶残暴露无遗。他们“仁义礼智信”的曲解,无情地戳破了“有人性的侵略者”的幻想,也让我们看到日本军国主义的毒瘤,不仅仅是狰狞的暴行,还藏在看似“文明”的伪装之下。

电影上的课,远比书本更鲜活。电影没有刻意渲染血腥与仇恨,而是用冷静克制的镜头语言,让历史自己发声温和且有力量而影片结尾也尽显匠心,当年南京的残垣断壁与近日的繁华街景缓缓叠印。当看到自己曾漫步的鸡鸣寺樱花路,触摸过的明城墙砖石,与历史影像重合时,突然懂得“南京的城门我路过过,城墙我走过,如今的和平藏着多少先辈的未竟之愿”。

我们会永远铭记:“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生而逢盛世吾辈当自强”“时间会让照片褪色不会让历史封尘”。别忘来时路,那是民族的苦难,是国仇家恨;但也要勇敢向前走,因为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