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绿色肌理,离不开一群特殊的守护者。他们身着橙色工作服、手握工具,以“铁军”之名行走在林荫大道,用肩膀扛起责任,用双手播撒绿意。每当风雨来袭、任务攻坚,这支“绿化铁军”总能闻令而动、向险而行,将“攻坚克难”的誓言刻进每一次冲锋。近日两场与风雨的较量,再次让他们的铁骨柔情与担当精神,成为城市最动人的风景。
台风夜的闪电战:三人小队一小时啃下“硬骨头”
7月30日晚,受台风“竹节草”影响,狂风呼啸,城市的宁静被打破。晚上9点,绿化分公司接到热心市民焦急反馈,神泉路一棵大树被台风刮倒,横卧在人行横道上,严重阻碍了行人通行,更给过往市民的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
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接到消息后,公司值班人员孙杰、张岩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现场查看,大树因树根腐烂失去支撑能力,不敌台风肆虐,庞大的身躯横亘在路上。近 50 公分粗的树干,仅凭两人之力根本无法撼动。随后,在家休息的李庆云听闻此事,毫不犹豫,带上油锯,顶着大风奔赴现场。在现场,他们迅速分工协作,一人负责观察现场环境,确保作业安全;一人手持锯子,在狂风中艰难地切割树干;另一人则准备着绳索,随时准备将切割好的树干移走。
工作一天的疲惫尚未消散,呼啸的狂风更像无数根鞭子抽打着神经,但三人眼中只有那棵阻碍交通的大树。“快一点,再快一点!”这个念头在每个人心中反复回响。油锯高速运转的轰鸣声与狂风的呼啸交织成一曲激昂的“攻坚战歌”。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奋战,在三人的默契配合和不懈努力下,倒伏的大树被成功锯断,道路重新恢复畅通。抹一把脸上的汗水,三张疲惫的脸上,都漾起了欣慰的笑意。
风雨中的攻坚战:十余人五小时铺就千平绿毯
如果说台风夜的救援是速战速决的“突击战”,那么垒球锦标赛场周边的草坪铺设,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1880平方米的草坪铺设任务,恰逢持续降雨,泥泞的场地让这项工作变成了“硬骨头”。
“今天必须完成任务!”7月31日清晨6点30分,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14名绿化工人已经来到了施工现场。此时,雨势渐大,地面泥泞不堪,但他们没有等待雨停,而是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大家分工明确,有的将一卷卷重约20斤的草皮从运输车搬到铺设点;有的蹲在泥地里,横平竖直把草皮铺设平整,每一个环节都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雨水不断落下,打在他们的身上,与汗水混合在一起,顺着脸颊滑落。泥浆沾满了裤腿,双手被草叶和泥水浸得发白,有人脚下打滑摔在泥里,爬起来继续干。“铁军”的韧性在这一刻充分显现:没有人喊累,没有人抱怨,只想尽快完成任务。当正午的钟声敲响时,最后一块草皮被稳稳铺下 ——1880平方米的土地,在5小时内换上了整齐的“绿装”。
这群“绿化铁军”,从不是聚光灯下的焦点,却始终是城市最坚实的后盾。台风夜的一小时速战,是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速度;风雨中五小时攻坚,是他们“战之能胜、永不言弃”的韧性。他们用沾满泥土的双手,在城市版图上编织绿色经纬;用浸透汗水的脊梁,撑起生态屏障的坚固框架。或许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但“铁军”二字背后,是无数平凡身影用担当垒起的绿色基石 —— 这些基石,深深扎根在城市的土壤里,也暖暖地留在每一个被守护的市民心中。
(绿化分公司)
撰稿:苏玲
单位负责人:范晓宝
校对:房金鹤
责任编辑:孙小玲